跳到主要内容

03

第四诵品
六七

云:“‘应修习此等诸法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”者如何?

应修习一法,[是言]喜悦俱行之身念。应修习二法,[是言]寂止与正观。应修习三法,[是言]三三摩地1。应修习四法,[是言]四念住。应修习五法,[是言]五支正定2。应修习六法,[是言]六随念处3。应修习七法,[是言]七觉支。应修习八法,[是言]八支圣道。应修习九法,[是言]九精进致净支4。应修习十法,[是言]十遍处5。

六八

修习有二,[是言]世间修习与出世间修习。

修习有三,[是言]色缠善法之修习、无色缠善法之修习及非所摄善法之修习。色缠善法之修习有劣、有中、有胜。无色缠善法之修习有劣、有中、有胜。非所摄善法之修习则是[常]胜。

修习有四,[是言]通达遍智通达而修习苦谛,通达断通达而修习集谛,通达现证通达而修习灭谛,通达修习通达而修习道谛。此是四修习。

六九

次又修习有四,[是言]寻求修习,获得修习,一味修习及习修习。

何为寻求修习?[是言]“凡修定者于其时所生诸法是一味”,此是寻求修习。

何为获得修习?[是言]“凡已修定者于其时所生诸法相互不超越”,此是获得修习。

七〇

何是一味修习?[是言]“依胜解之义修习信根者,依信根之力故,其他之四根是一味”,依四根一味之义而修习。云:“依精勤之义修习精进根者,依精进根之力故其[他]四根是一味”,依四根一味之力而修习。云:“依近住之义修习念根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散乱之义修习定根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是修习。云:“依见之义修习慧根者……[乃至]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

云:“于不信依不动义修习信力者,依信力之力故,其[他]四力是一味”,依四力一味之义而修习。云:“于懈怠依不动之义修习精进力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于放逸依不动之义修习念力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而修习。云:“于掉举依不动之义修习定力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于无明依不动之义修习慧力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

云:“依近住之义修习念觉支者,依念觉支之力故,其[他]之六觉支是一味”,依六觉支一味之义而修习。云:“依思择之义修习择法觉支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

云:“依精进之义修习精进觉支者……乃至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遍满之义修习喜觉支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

云:“依寂静之义修习轻安觉支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散乱之义修习定觉支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“依简择之义修习舍觉支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乃至……而修习。

云:“依见之义修习正见者,依正见之力故,其[他之]七道支是一味”,依[七]觉支一味之义而修习。云:“依现前解之义修习正思惟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摄受之义修习正语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,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等起之义修习正业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,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清净之义修习正命者……[乃至],……是一味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精勤之义修习正精进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,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近住之义修习正念者……[乃至]……是一味”,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散乱之义修习正定者,依正定力故,其[他之]七道支是一味”,依[七]觉支一味之义而修习。此是一味修习。

七一

如何是习修习?此处比丘于早晨时亦习,于日中时亦习,于黄昏时亦习,于早餐亦习,于初夜亦习,于中夜亦习,于后夜亦习,夜分亦习,昼分亦习,昼夜亦习,于黑[半月]亦习,于白[半月]亦习,雨期亦习,冬季亦习,夏期亦习,年初期亦习,年中期亦习,年后期亦习。此为习修习。

以上为四修习。

七二

次又有四修习,依于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,依诸根之一味义而修习,依由其所生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,依习之义而修习。

七三

如何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?

云:“依出离之力断欲欲者所生诸法是相互不超越”,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瞋之力断瞋者所生之诸法相互不超越”,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。云:“依光明想之力断惛眠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散乱之力断掉举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法决定之力断疑者6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智之力断无明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胜喜之力断不欣喜者7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初静虑之力断五盖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第二静虑之力断寻伺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第三静虑之力断喜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第四静虑之力断乐、苦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而修习。云:“依虚空无边处定之力断色想、有对想、种种想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识无边处定之力断虚空无边处想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所有处定之力断识无边处想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力断无所有处想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常观之力断常想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苦观之力断乐想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我观之力断我想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厌恶观之力断欢喜者……乃至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离贪观之力断贪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灭观之力断集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定弃观之力断执取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尽观之力断厚想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衰观之力断存续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变坏观之力断坚固想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因相观之力断因相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愿观之力断愿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空性观之力断现贪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增上慧法正观之力断坚执现贪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如实智见之力断迷妄现贪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过患观之力断执着现贪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简择观之力断无简择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退转观之力断合现贪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预流道之力断见同位8之烦恼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一来道之力断粗之诸烦恼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不还道之力断细之诸烦恼者……[乃至]……不超越”……[乃至]……而修习。云:“依阿罗汉道之力断一切烦恼者,所生诸法相互不超越”,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。

以上依其处所生之诸法不超越义而修习。

七四

如何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?

云:“依出离之力断欲欲者而五根是一味”,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瞋之力断瞋者而五根是一味”,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。……乃至……云:“依阿罗汉道之力断一切烦恼者而五根是一味”,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。

以上依诸根一味之义而修习。

七五

如何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?

云:“依出离之力断欲欲者,促进精进”,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。云:“依无瞋之力断瞋促进精进”,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。……[乃至]……云:“依阿罗汉道之力断一切烦恼者促进精进”,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。

以上依其处所存促进精进之义而修习。

七六

如何依习之义而修习?

云:“断欲欲者习出离”,依习之义而修习。“断瞋者习无瞋”,依习之义而修习……乃至……“断一切烦恼者习阿罗汉道”,依习之义而修习。

以上依习之义而修习。

以上为四修习。

见色而修习,见受而修习,见想而修习,见诸行而修习,见识而修习。见眼而修习……乃至……老死……乃至……依见尽际之义于不死入涅槃而修习。

凡修习诸法悉皆一味,此依所知之义智,依了知之义慧。故曰:“‘应修习此等诸法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。”

注1 三三摩地(tayo samadhi),此云:有寻有伺、无寻唯伺、无寻无伺之三者。

2 五支正定(pancangiko sammasamadhi),此云:第四静虑三摩地,五支为喜、乐、心、光明,各别观察之遍满(PSA)。

3 六随念处(cha anussatitthanani),又亦云:六随念,谓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舍、念天。

4 九精进致净支(nava parisuahi-padhaniyangani),为戒、心、见、疑度、道非道智见、道智见、智见、慧、解脱之清净。长阿及别译(大正藏第一卷,p.56a;238c)等DN.IIIp.288参照。

5 十遍处(dasa hasinayatani),为地、水、火、风、青、黄、赤、白、空、识之遍处。

6 疑(vicikiccha),亦译犹豫。

7 不欣喜(arati),或译不乐。

8 见同位(ditthekattha),有见与同位之义,有身见等之诸见共同于预流道被断。意味为见惑(ditthi-kilesa)。

第五诵品
七七

云:“‘应现证此等诸法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”者如何?

应现证一法,[是言]不动之心解脱。应现证二法,[是言]明与解脱。应现证三法,[是言]三明1。应现证四法,[是言]四沙门果2。应现证五法,[是言]五法蕴3。应现证六法,[是言]六神通4。应现证七法,[是言]七漏尽力5。应现证八法,[是言]八解脱6。应现证九法,[是言]九次第灭7。应现证十法,[是言]十无学法8。

七八

诸比丘!应现证一切。诸比丘!“应现证一切”者如何?

诸比丘!应现证眼,应现证诸色,应现证眼识,应现证眼触,即应现证以眼触为缘所生受之或乐、或苦、或不苦不乐。应现证耳,应现证声……乃至……应现证鼻,应现证诸香[……乃至……]应现证舌,应现证诸味[……乃至……]应现证身,应现证诸所触[……乃至……]应现证意,应现证诸法,应现证意识,应现证意触,即应现证以意触为缘所生受之或乐、或苦、或不苦不乐。

现证见色,现证见受,现证见想,现证见诸行,现证见识。现证见眼……乃至……老死……乃至……依尽际之义现证见入于不死涅槃。

凡所现证诸法悉皆到达,此依所知义是智,依了知义是慧,故曰:“‘应现证此等诸法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。”

云:“‘此等诸法是顺退分,此等诸法是顺住分,此等诸法是顺胜进分,此等诸法是顺决择分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”者如何?

对获得初静虑者作意欲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退分之法,随顺彼法为念住,[此]是顺住分之法,作意无寻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胜进分之法,作意厌恶之俱行想为现行而伴随离贪,[此]是顺决择分之法。对获得第二静虑者作意寻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退分之法,随顺彼法为念住,[此]是顺住分之法,作意舍、乐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胜进分之法,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,此是顺决择分之法。对获得第三静虑者作意喜乐之苦行想现行,[此]是顺退分之法,随顺此法为念住,[此]是顺住分之法,作意不苦、不乐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胜进分之法,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,[此]是顺决择分之法。对获得第四静虑者作意舍、乐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退分之法,随顺此法为念住,[此]是顺住分之法,作意虚空无边处之俱行想为现行,此是顺胜进分之法,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,[此]是顺决择分之法。对获得虚空无边处者作意色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退分之法,随顺此法为念住,[此]是顺住分之法,作意识无边处之俱行想为现行,此是顺胜进分之法,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,[此]是顺决择分之法。对获得识无边处者作意虚空无边处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退分之法,随顺此法为念住,[此]是顺住分之法,作意无所有处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胜进分之法,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,[此]是顺决择分之法。对获得无所有处者作意识无边处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退分之法,随顺此法为念住,[此]是顺住分之法,作意非想非非想之俱行想为现行,[此]是顺胜进分之法,作意厌恶之俱行想现行为伴随离贪,[此]是顺决择分之法。

此依所知义是智,依了知义是慧。故曰“‘此等诸法是顺退分,此等诸法是顺住分,此等诸法是顺胜进分,此等诸法是顺决择分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。”

七九

云:“‘一切诸行是无常,一切诸行是苦,一切诸行是无我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”者如何?

云:“色依灭尽之义是无常,依灭尽之义是苦,依不坚固之义是无我”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。云:“受、想、诸行、识、眼……乃至老死依灭尽之义是无常,依灭尽之义是苦,依不坚固之义是无我”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。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“‘一切诸行是无常,一切诸行是苦,一切诸行是无我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。”

八〇

“‘此是苦之圣谛,此是苦集之圣谛,此是苦灭之圣谛,此是顺苦灭道之圣谛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”者如何?

此中如何是苦之圣谛?[是言]生是苦、老是苦、死是苦、愁、悲、苦、忧、恼是苦,怨憎会是苦、爱别离是苦、求而不得是苦、略说五取蕴是苦。

此中如何为生?各各之有情于各各有情聚而生、出生、生成、生起、[五]蕴兴起而获得十二处,此名为生。

此中如何为老?各各之有情于各各有情聚而老、老耄、齿落、白头、皮缓皱、盛壮向衰、诸根毁熟,此名为老。

此中如何为死?各各之有情,于各各有情聚而隐没、下生、散灭、消灭、死丧、命尽、五蕴离散、破弃身体、命根闭塞,此名为死。

八一

此中如何为愁?若蒙亲属损灭,若蒙财富损灭,若蒙病损灭,若蒙戒损灭,若蒙见损灭,若具随一损灭,蒙随一苦法者之愁、忧愁、愁愁、内愁、内遍愁、心之苦恼、忧、愁痛,此名为愁。

此中如何为悲?若蒙亲属损灭,若蒙财富损灭,若蒙病损灭,若蒙戒损灭,若蒙见损灭,若具随一损灭,蒙随一苦法者之痛哭、悲痛、痛叹、悲叹、痛痛、悲悲、叫泣、号泣、恸哭、大哭、叫哭,此名为悲。

此中如何为苦?身不喜悦是身之苦,身触所生不喜悦之所受是苦,身触所生不喜悦之受是苦,此名为苦。

此中如何为忧?心不喜悦是心苦,心触所生不喜悦之所受是苦,心触所生不喜悦之受是苦,此名为忧。

此中如何为恼?若蒙亲属损灭,若蒙财富损灭,若蒙病损灭,若蒙戒损灭,若蒙见损灭,若具随一损灭,蒙随一苦法者之苦恼、懊恼、忧恼、愁恼、痛恼、大恼,此名为恼。

八二

此中如何为怨憎会苦?此处凡对其人采取非可爱、非可亲、非适意色、声、香、味、所触,若欲其人之不利得、不利益、不适悦、不安稳者等与之会合、俱会、遭遇、相合,此名为怨憎会苦。

此中如何为爱别离苦?此处凡对其人采取可爱、可亲、适意色、声、香、味、所触,若欲其人利得、利益、适悦、安稳,或母或父或兄弟、或姊妹、或厚友、或亲友、或亲属、或亲戚等与之不会合、不俱会、不遭遇、不相合,此名为爱别离苦。

此中何谓求而不得苦?于有生法之有情欲望如是生:“嗟!我等不希生法,嗟!希不受生”,然对此欲望不适。于有老法之有情……乃至……于有病法之有情……乃至……于有死法之有情[……乃至……]有愁、悲、苦、忧恼法之有情,生如是欲望:“嗟!我等希无有愁、悲、苦、忧恼法,嗟!希不受愁、悲、苦、忧恼”,然对此欲望不适。此名为求而不得苦。

如何为略说五取蕴是苦?即色取蕴、受取蕴、想取蕴、行取蕴、识取蕴,此等名为略说五取蕴是苦。以上名为苦之圣谛。

八三

此中如何为苦集之圣谛?此处渴爱生后有,喜贪俱行而随处欢喜,即欲爱、有爱、无有爱。复次,此渴爱于何处生于何处住且住?于世间为喜、悦者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。复次如何于世间是喜悦?眼于世间是喜悦,此处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。耳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鼻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舌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身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意于世间是喜悦,此处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。诸色于世间是喜悦,此处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。诸声于世间是喜悦……乃至……诸法于世间是喜悦[……乃至……]眼识于世间……乃至……意识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眼触所生之受于世间……乃至……意触所生之受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色想于世间……乃至……法想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色思于世间……乃至……法思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色爱于世间……乃至……法爱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色寻于世间……乃至……法寻于世间[……乃至……]色伺于世间……乃至……法伺于世间是喜、悦,此处此渴爱生且生住且住。

以上名为苦集之圣谛。

八四

此中如何为苦灭之圣谛?此渴爱悉皆离灭、舍离、定弃、解脱、无执。复次此渴爱于何处被断且被断,被灭且被灭?于世间为喜、悦者,此渴爱被断且被断,被灭且被灭。复次如何于世间是喜、悦?眼于世间是喜、悦,于此处此渴爱被断且被断,被灭且被灭……乃至……法伺于世间是喜悦,于此处此渴爱被断且被断,被灭且被灭。

以上名为苦灭之圣谛。

八五

此中如何为顺苦灭道之圣谛?此即八支圣道,即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。

此中如何为正见?知苦、知苦集、知苦灭、知顺苦灭道,此名为正见。

此中如何为正思惟?思惟出离、思惟无慎、思惟无害,此名为正思惟。

此中如何为正语?离虚诳语、离离间语、离粗恶语、离杂秽语,此名为正语。

此中如何为正业?离断生命、离不与取、离欲邪行,此名为正业。

此中如何为正命?此处圣声闻断邪命依正命为命,此名为正命。

此中如何为正精进?此处比丘未生之恶不善法令不生故生志欲策励、发勤、策心、持心。为已生之恶不善法令断故……乃至……为令生未生之善法生故……乃至……为令住已生之善法不妄失、倍修习、广修习,为之圆满故生志欲策励、发勤、策心、持心。此名为正精进。

此中如何为正念?此处比丘于身观身而住,精勤、正知,具念于世间应识贪、忧,于诸受[……乃至……]于心[……乃至……]于诸法观法而住,精勤、正知、具念,于世间应识贪、忧。此名为正念。

此中如何为正定?此处比丘离诸欲、离诸不善法,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具足初静虑而住。成寻伺之寂静故内成净,心定为一趣,无寻无伺由三摩地生喜乐具足第二静虑而住。由离喜故住于舍念,为正知正受身乐,如是“舍而具念乐住”具足圣者宣说之第三静虑而住。由断乐并断苦故,且前已断喜、忧故,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静虑而住。此名为正定。

以上名是顺苦灭道之圣谛。

此依所知之义是智,依了知之义是慧,故曰:“‘此是苦之圣谛,此是苦集之圣谛,此是苦灭之圣谛,此是顺苦灭道之圣谛’是听闻,以其了知之慧是闻所成智。”

以上“听闻之慧是闻所成智”。

注1 三明(tissa vijja),为宿住随念智、有情死生智、漏尽智(PSA)。

2 四沙门果(cattani samannaphalani),云:预流果、一来果、不还果、阿罗汉果。

3 五法蕴(panca dhammakkhandha)云: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智见。

4 六神通(cha abhinna),为神作智、天耳界智、宿住随念智、心差别智、天眼智、漏尽智。

5 七漏尽力(satta khinasavabalani),DN.IIIp383 有详说。有时数为十,本书「俱存品」第九力论,九即为此。十之中除第五、第六、第八时为七力。

6 八解脱(attha vimmokkha),在本书大品第五 解脱品六──九中详说。其它DN.IIIp261-262.mvyut70长阿及别译(大正藏第一卷,p.56a,238ab)集异门足论(大正藏第二十六卷,p.443)等参照。

7 九次第灭(nava anupubbanirodha)云:相当九次第住而有断次灭(DN.III P.266 长阿(p56c-57a)等参照。

8 十无学法(dasa asekha dhamma)云:无学之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、正智、正解脱。